當錄像拍攝數碼化後,有很多製作影像的原理,都逐步被數碼簡易的使用介面所埋沒。菲林本身有它特殊的意義,每一個剪接都是實在的,它同時表達了光影的概念。雖然菲林拍攝是相當昂貴,但我們也可以運用別的方法,來讓參加者經歷一個製作「紙菲林」的過程。在製作過程中,明顯刺激了參加者再創作及改良的意欲,大家萌生了很多鬼主意,例如,如何將紙條放映機的光量提升、改善將紙菲林釘孔的工序、將單車改裝成紙條放映機、尋找日漸式微的白鐵工匠設計紙菲林盒等等,都是從一個接觸及意念引發的集體創作。而工作坊在往後的日子,會逐步分成幾個研究及探索的部份,例如將數碼化的影片轉換成紙條放映、發掘以人力推動的紙條放映機,無需使用電力等等。

你可以想像以什麼做出更大的放映機嗎?

picture1785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