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在網上見過一隻藝術濾鏡鏡頭,賣成$4000幾銀。之後在網上找了些DIY資料,試了自己做藝術濾鏡。

[試作品1:厚身黑色畫紙,不盡對稱的洞洞]

材料:厚身黑色畫紙、剪刀、𠝹刀、釘洞機、膠紙

photo_2019-04-03_15-39-47.jpg

步驟:
1. 做一個簡單「鏡頭套」,之後要換上不同的「濾鏡」就會方便多了。
嘛,其實就只是一個紙筒。
如果真的要說明的話,剪一條長紙條,長度稍為長過鏡頭的圓周,闊度就視乎你用什麼鏡頭。圍在鏡頭上,用膠紙貼好,得出一個紙筒。

2. 剪一個圓形,大小剛好比「鏡頭套」大一點點。在上面剪/釘出不同的洞。盡量對稱就可以。(你看我這個都不是很對稱的嘛)

3. 把1和2合體。

4. 可以放上相機*上,開始測試了。記得,就算拍攝時用變焦鏡,都要把「濾鏡」緊貼鏡頭啊。

*建議使用50mm以上的鏡頭。不然就會出現很多黑色一塊塊呵。

使用相機:Nikon D5500
使用鏡頭:Nikon AF-S DX NIKKOR 18-140 F/3.5-5.6 G ED VR
以下測試,焦距為140-65mm, f/5

比較片段|變焦|使用濾鏡 vs 不使用濾鏡

感覺也不錯,美美的,成功啦!

 

[試作品2:普通摺紙用色紙,均衡對稱的洞洞]

想起小時候做過「萬花筒剪紙」,可以簡單剪出對稱的圖形。
就換了普通摺紙色紙,又測驗了一次。

「萬花筒剪紙」摺法,可參考這個:https://www.kidsplay.com.tw/diy/content/1656#.XKSVJJhLiUk

注意:
1. 不要太花巧,基本上在邊緣剪半圈形就好了。
2. 記得色紙比鏡頭大得多,所以注意範圍哦。

試作品2的樣子:

photo_2019-04-03_17-30-32.jpg

可能是因為色紙太白 (它背面是淡青色),所以試拍出來的效果,有點髒髒的。

不過如果是背景夠光,偏白、灰色的話,就還可以接受。

不過人像的話就很失敗…失敗到都不想放相片了,放一放猩猩的變焦影片吧

 

[試作品2β]

看上去髒髒的,可能是因為濾鏡太白,會透光的關係。所以試作品2β就只是把試作品2用黑色marker上了色..

photo_2019-04-03_17-51-16

效果如何呢?

YEE_2176.JPG

左邊是用了濾鏡,右邊是正常相機:

猩猩的變焦影片(不好意思,這次手有點殘):

好像都是成功了!

小結:
1. 效果最好,就用黑色紙呵。不會透光進鏡頭,也不會把光反射(?)進去。
2. 濾鏡的洞洞越細緻,拍出來的扭曲越大。那就視乎大家的口味了。
3. 用「長焦鏡壓縮前後景」的方法(就是zoom得多,相機與主角的距離遠一點),加上主角與背景有一定距離,可以拍出更有層次的扭曲呵。
4. 會出現扭曲的景象,只會出現在後景,而不在出現在前景啊。
5. 記得,無論如何濾鏡用什麼雕花,正中央都要有洞啊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參考資料:
1. Transform an Ordinary Sink Filter into a Soft Focus Lens Filter (MICHAEL ZHANG, NOV 27, 2012)
https://petapixel.com/2012/11/27/turn-an-ordinary-sink-filter-into-a-soft-focus-lens-filter/

2. How to Make Fun Bokeh Shapes with a Custom DIY Lens Filter! Shoot from the Hip #35 (Dusty ‘Moose’ Winans. Published on Dec 14, 2016)